本報成都訊 (記者馮俊霞)“堅持‘責任、協作、包容、共贏’,才能保持團隊的創新激情。尊重首創精神是我們創新文化的核心?!?月15日,四川中煙工業責任有限公司綿陽卷煙廠工程設備科維修班班長張寶在“四川中煙群眾性創新成果匯報暨媒體見面會”上分享了他帶領團隊銳意創新的經驗。
為持續推進群眾性創新活動,不斷提升企業全員創新、全方位創新、全過程創新水平,四川中煙組織此次匯報會,集中展示近年來全系統通過群眾性創新取得的創新成果,并組織先進個人和團隊進行了經驗交流。
近年來,張寶帶領的“超越”QC小組先后4次獲得中國質量協會“優秀質量管理小組”稱號;以其名字命名的“張寶技能大師工作室”去年被認定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016年以來,他帶領的團隊獲得發明專利授權7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2項,軟件著作權4項,所有創新成果都被應用到實際生產中,在提質降耗、保障設備運行效率和安全生產方面成效顯著,累計實現經濟效益2000余萬元。
自成立以來,四川中煙始終把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完善創新架構和制度設計,搭建創新平臺,持續改進創新過程管控和創新團隊建設,通過創新工作室、QC小組、六西格瑪項目組和精微改善課題組等群眾性創新組織,鼓勵全員從技術、管理、服務、制度等方面進行創新。
在這場全方位的群眾性創新中,四川中煙始終堅持加強黨的建設,以推進“雁行寬窄”黨建品牌為抓手,通過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創新精神,促進群眾性創新活動帶頭人發揮“頭雁效應”,在企業內形成了“少數帶多數、關鍵帶全局”的全員創新氛圍;持續推進創新工作室建設,將創新工作室打造成全員創新的平臺和載體,通過完善規章制度、狠抓團隊建設,激發干部職工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截至目前,四川中煙共授牌命名了38個創新工作室,包括1個國家級創新工作室、5個省級創新工作室,擁有146個QC小組,140名六西格瑪綠帶,3500多人參與各項創新活動。
據最新數據統計,2016年以來,四川中煙依托創新工作室等平臺,開展各級突破性、首創性科研項目88項、QC課題120個、各類改善項目494項;獲批專利和軟件著作權106件;各類創新成果共為企業增加經濟效益19億元,節約成本9376萬元。